Team Work

美国上学跟国内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大概5,6个人, 很多作业是Team assignment,要整个组一起做,一起交,一起评分的。据说美国的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是这样的,也许他们都习惯了, 而我真的有点不习惯。

首先,这是一个同学组成的team,大家平等。大部分team解决分歧的方式就是投票。我遇到过不止一次1:5,不同意我的想法的情况。 因为是1:5,我明知还有更好的办法, 但一句话也没说。 然后,结果很不好。最近听到一个podcast,一个人讲他问Steve Jobs遇到不同的想法怎么办, Jobs说我会解释我的想法,让他们明白。意思就是他们跟我想法不同,只是因为他们没理解我的想法。 因为Jobs的地位1:10000的情况下,也有人听Jobs的解释,就算最后还是不明白,大家也只能按照Jobs的主意办。还有点让人没办法的是,一个人的威信是可以通过多次实践来慢慢建立的,但是学校的team是两三个月一换,几乎每个Team到了final的时候都听我的了。 是不是两三个月足够建立信任度? 不是!是几次作业的不成功,让他们了解。 so, what is my takeaway? 加快他们失败的节奏?还是就算没人听也多解释几次?Or用国内的大法,事先,私下沟通,投票只是过场?其实看美剧“纸牌屋”,美国人民投票也只是过场。

其次, Team里总有不靠谱的成员。一个原因是能力有限,又碍于面子不说。最后交出来的东西质量太差。 另一个原因是懒。这个世界人民都有的毛病。 大部分人在team环境里,因为peer pressure,会对自己要求严格点;也有少数人, 因为反正作业有人做了,会更加的有恃无恐。还有一个更气人的原因, 缺少commitment。 自己的事比team的事重要,找工作啊, networking啊。 总之永远没有时间做team assignment。在公司里可以fire了这种人,在学校的team里怎么办? 官方的办法就是及时沟通,反馈。没有惩罚的前提下, 沟通,反馈的效果可想而知。结论是,找team member的时候真的要睁大眼睛。等到发现看走眼,再想纠正的时候,代价就大了。

最后,跟什么样的teammate会成为朋友?就像Teammate总有不靠谱的一样, teammate中也总是有合作很愉快,很顺利的,后来成为朋友的。跟什么样的teammate会成为朋友呢?我的朋友除了说中文的华裔,大多是拉美同学,一些美国,几乎没有欧洲的。 一直没想通为啥.

Mobile Web

用微信,看到一个文章挺有意思的。 想存下来,就想在PC上打开微信。研究了半天,竟然发现微信就没有提供PC客户端,而且半天我也没研究出来PC上怎么打开不开web版的微信。

查了一把说就是没有PC版的,就是一个手机软件,就是不让你在PC上用的, WhatsAPP也一样。

于是,我打开手机和IPAD,找到下列没有装到PC上的APPs

分下面几类:

1.游戏。我本就不怎么玩游戏,PC上几乎没有游戏。 IPAD上装十几个游戏。真的出来玩过次。

2.地图/导航。现在PC上就用网页版的地图。

3.iannotate. 用这个在IPAD上读PDF,比PC上还方便。因为用手直接画,直接写。

  1. 以后应该会有些,开门锁车锁,控制家电的APP。最近受car sharing和smart home毒害太深。

90后

一个90后小伙跟我同一天进公司.
认识这个小伙几天, 让我对传说中90后有了新的认识.

小伙是花1200块/月租了一个房间,跟房东一家住在一起. 小伙没几天就跟房东一家混的很熟, 房东邀请他一起吃晚饭,于是他主动在房东忙的时候帮忙做饭,于是他主动帮房东一家做早饭.于是他就用1200块/月,解决了房子和早晚两顿饭。太会过日子了。

问他对今后的打算。他说先在上海干几年,激烈点经验,也存个首付。然后回去苏州,找一个好点的职位,。他现在还跟苏州的同事,猎头保持联系。在苏州高新区买套房子,结婚,生孩子。

没想到他这么的有“老谋深算”!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是被房价折磨的没有理想的一代,还是个例?

有门高大上的课程

Financial Management 真是一门高大上的课。张口闭口不说对冲基金就是投行,联储。顿时觉得玩股票太小儿科,玩期货太土豪。
让我产生高大上感觉的根本原因是这老师。此人50岁上下的样子,从东欧来的。 不自我介绍,让我们去Google她的名字。开始我还没看出来,也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Phd(这是在美国大学老师中算是最基本条件),在哈佛大学网校(Harvard extension school)当老师。哎,这网校虽然挂着Harvard的名字,但是含金量差多了啊。接着看,她最近出了本书,该书的第一作者获得过诺贝尔奖,老头2013年已经去世。‘不自我介绍’老师是这本书的第二作者。
于是,她老人家在课堂上言毕称诺贝尔。好像是她自己得过奖一样,貌似一切研究都为了诺贝尔奖,检验的一切标准就是诺贝尔奖。外国人民也这么盲目崇拜?美国经济学核心地区的老师们难道不应该淡泊名利,追求自由和真理?也许只有东岸保守人士是这样吧

相比之下, 西岸Berkeley的老师实在很多,Omar给墨西哥的总统做过什么咨询,上课还是上窜下跳的解不等式。工科女还是习惯这口。。。。

德国同学怎么了?

班里有几个德国同学,个个有特点。
一个懒。开会迟到。不好好读书,不好好做作业。反正一个字:懒。 跟我以前认识的德国工程师 – 个个都是精准的工作机器,完全不一样。跟他一个小组,我拿他实在没办法,只好他开玩笑说,“你再迟到,我就给德国领馆打电话,叫他们收了你的护照”。

第二个是疯的。 这小子年纪轻轻开公司,赚了不少钱。貌似虽然赚了不少钱,但是在家里,不受待见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他哥哥的IQ至少比他高三倍。他来美国想拿个学位,证明一下他智商没问题吧。 这样的小孩就是什么疯狂做什么的。参见Justin Bieber。

第三个是个女生。刚开学还挺安静的,最近不知道怎么了,对所有事情都挑剔,没有一件事是能让她满意的。老师说换个office hour,她说太短时间通知,不可接受。老师用铅笔和汽车举例,她说这不是一个好例子,叫老师换一个。曾经跟她一个小组的人说她大概有Bipolar disorder (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ipolar_disorder) 精神病的一种。象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在一个身体里面,不知道现在面对的是哪一个。

最后一个,小伙子干干净净,很精神,上课坐的笔直,学习一丝不苟,成绩也非常好。我跟一同学感叹他才是典型的德国人。同学告诉我他有可能是gay。因为看到他跟一个男生亲密逛街。

好吧, 还有传说的德国人吗?

International

Team里有个日本人,永远一板一眼, 貌似永远不会出错的样子。
下课后Team meeting,发现我们定的会议室里面有人了。是认识的一个印度同学的一组在讨论, 我就跟他说,我们定了这个房间, 他说他们定了。 我跟他说, 日本人定的,不会出错的。
印度同学想都没有想就问我:“中国人怎么能信任一个人日本人?” 哈哈, 我立刻就被逗乐了。

想到上次跟日本同学讨论我们抢的那个岛的英文名字是什么;也跟菲律宾同学讨论我们抢的那个岛的英文名字; 跟印度同学讨论巴基斯坦;
聊完大家还都挺开心的。

烤鸡腿

偶然看到一个烤鸡腿的做法,跟在墨西哥看到的做法很象,就实践了一下。自己对结果很满意。
很容易,整支鸡腿放到容器中,放满整个容器,鸡腿上面涂盐(盐要够,鸡腿是没有淹过的)和橄榄油。然后把番茄切小块填满整个容器的空隙。加一点香菜(原来菜谱上是basil,我也试过薄荷叶,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墨西哥人民应该比较喜欢香菜),最后上面放几瓣带里面紫皮的蒜。材料都放好就是下面的样子。不错吧

烤箱180度烤90分钟。烤到后面你会发现容器里面有很多汁就是在煮鸡腿。但是最上面的皮是烤的效果。可以准备点意面,用汁直接拌意面就很好吃。饭菜就都有了。很墨西哥。

美剧看多了

最近看美剧比较多,

Shameless,讲一家贫困潦倒的人,想尽办法,对的错的,合法的不合法的,努力的活着。问题是这家人这么贫困只是因为老爸Frank好吃懒做。

Weeds,讲一个女毒贩的。看到毒贩为了除去异己,防火烧了整个社区,我对毒贩没有一点憎恨,对失去家园的民众没有一点同情。

Last Resort,讲一个为了不伤害无辜只好成立独立国家的核潜艇船长。原因是政客都是恶的。

感叹自己的三观已经全毁了。要多看点新闻联播,少看点美剧了。

总结一下被美剧毁掉的美好事物:

  1. Teenage都是怪物。一般三种:一是只干坏事(逃课,喝酒,抽烟/大麻,等等)不干好事。这种一般被美剧里算做最正常的Teenage。二是:科学怪物。什么都学, 什么都会,如果家里有三个以上的小孩就会有一个这个的怪物。PS,最近很多人学中文。第三种:少年老成。老成且深刻。其他类型的问题少年还有,弱智,暴力狂,色情狂, 等等。

  2. 男女之间的婚姻都是丑陋的。 不是男的乱搞就是女的乱搞, 或者两人都乱搞。没离婚不是为了面子就是为了钱。貌似只有同性恋的婚姻是因为爱情。

  3. 政府,政客。 当然都是丑恶的,骗人的。这条不是被美剧毁的。

  4. 高新科技都是害人的。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。SNS,克隆技术,都只会祸害人类。 不过好像英国人更害怕新技术。 看看 《黑镜》的第二季,他们对新技术产生完全是妖魔化的描写。

当然美剧里也有一些永远美好的事物。

  1. 还不会说话的小孩。 就算是有唐氏综合症的baby也是天使。

  2. 理想/目标。只要你有个理想/目标, 不管是什么样的都是美好的,所有人都必须支持的。扼杀任何理想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。

  3. 出国旅游。这点我很惊奇。没想到美国人民对出国旅游的评价和期望这么高,不管去哪儿。 好像我有点暴敛天珍。

完美的世界

我心中一直憧憬着一个完美的世界. 这个完美世界的简单公正自由,有完美的法律保护这里的人们!

地球上是没有这样地方, 这个地球像迷宫一样复杂,不公平,不公正是缺省值,到处都是条条框框. 时时刻刻要小心翼翼的处处充满危险.

我没办法离开地球,只好在地球上不停的寻找.到现在最接近我的完美世界的地方,就是竞技体育的比赛场,而奥运会比赛场则应该是最公开最公正的. 这里目标简单明确,规则完善,执行严格,万类霜天竞自由.

今天看到国际羽联以”故意输球,没有奥运精神”取消8个运动员的参赛资格,我愤怒了!也许更准确的说是失望透顶. 在规则最简单明了,最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,合理的利用规则,却要被完全没有无据可依”不尊重观众” “没有奥运精神”来绑架?

什么叫尊重观众? 不动脑子的比赛是最不尊重观众.
什么叫奥运精神? 遵守规则,利用规则比赛,是没有奥运精神? 奥运精神,是比谁最弱智?

最近接近完美的世界被残忍的打破了. 这里的规则也是随意被践踏的.

规则就是要遵守. 规则有问题, 就及时修改.但是修改并发布之前,规则还是要遵守!而管理机构自己践踏规则是所以情况中最可怕的!

地铁上的小事

对面一排座位上六个人,三个在看IPHONE,一个在看IPAD。我这边六个人两个人在听IPOD,一个在用IPHONE玩游戏。萍果的股票到700美元是有道理的。虽然我看不出他们用的是不是山寨的。

上次看到一个在地铁上读圣经的,今天又看到一个一手转经一手数佛珠嘴里还念念有词的。地铁上的每天强制固定时间真是强化记忆的好时机。

张江的地铁站前很多小摊卖祖国各地的小吃,因为担心食品安全我从来没买过。刚才路过,看到一个摊主大口大口的吃着他自己摊子里的拌面。突然觉得最土的这样的小摊,也许反而是安全的。

地铁到了张江后人不多,可以听到别人说话。一个说,早上去街道续了暂住证。另一个打电话问,被无理由裁员,能否投诉。张江,一个纯粹的吊丝集中营。

地铁站里显然也有非常有成就感的职位。二号线南京东路站早高峰叫人排队的志愿者。已习惯了一老大爷的吼叫'先下后上,有序乘车'。有天换成了一姑娘。哎,服务社会也不要把自己逼成泼妇啊。

上海地铁进站口不停的重复”包安检一下”是我认为世界上最没成就感的职位。首先,绝大多数乘客都不理他们,而他们面对潮水一般不理他们的人群没有一点办法。其次,他们的只检包,不检人身,对所谓的安全没有任何帮助。第三,他们的工作没任何标准,一米长的铁橇都可以上车。

从来在地铁上没怕过谁,今天看到半条手臂都是文身的这位不由自主的退避三尺。我决定文身的事还是抓紧办了,而且要文到人人都看得到的地方。能防身!

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。阿姨一落坐就掏出一本书开始看,因为这个年纪的人一般不习惯在地铁上看书,我就好奇的看了一眼什么书这么有趣,让阿姨都爱不释手。答案是:圣经!有信仰的人的确不一样。

看到不少家长鼓励小孩在地铁上抢坐位。哎,不知道怎么评价。他们就不想一下家里的老人需要人让座。

开始每天做二号线还不到一周,已经遇到两次信号设备故障停车。上次大概五分钟,这次已经等了五分钟了,车站里已经人满为患,广播里还只是重复:请耐心等待。其实,偶不打卡的,也不回家做饭,上下班早晚几分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。但我觉得上海地铁真是相当的不安全。哎。。

人们的T-shirt的上常出现英文。也常出现拼写错的英文,更多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英文。前两天看到一个胖男人的T上写的 SPORT GIRL,我忍了,你怎么知道他慵肿的外表下没有一颗激动的心。今天看到一小伙,背后写的YOUR BRA。立刻石化了,我解释不了了.

在三号线上刷微博。坐我边上的小女孩好奇的伸头过来看。每打开一张图片她就发出一种声音。水果图片是开心的声音,熊猫是很温暖的笑声,大鳄鱼是呜呜的叫声。我不犹的感叹,多么特别的小姑娘,她可以成为音乐家。下车的时候,看到她戴的助听器。上帝打开一扇窗,就一定要关上门?

又是早高峰,到站的时候,门口的乘客有时必须先下车让后面的乘客可以下车。有人是主动下车,有人是被人流挤下去。一大叔被挤下去,他回到车上就开始骂上海人欺负外地人。我只能说自卑有时真的和别人无关。

胖是有原因的. 10号线宋园路站.手扶电梯在维修,大部分人看到都走边上的楼梯.一个胖姑娘看了一眼,就回头去找无障碍电梯.
@最抄袭: 电梯里已经满员,到某楼开门,门外站一胖一瘦俩姑娘,瘦姑娘看了看咬牙转头走楼梯去了,胖姑娘面不改色挤入电梯——这就叫自信。